“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等红牛的广告语,大家已耳熟能详。27年前,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牵线中泰企业合作,创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红牛”),并将产品首次命名“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率先拿到保健食品批文。严彬也被行业誉为“中国功能饮料之父”。
进入中国市场27年,红牛一直是业内“学霸”,其长盛不衰的秘诀是什么?跟湖北又有什么关联?
6月21日,华彬快消品集团芙丝生产基地总经理夏金顺,代表华彬集团走进湖北日报传媒集团5G演播室,分享华彬的湖北故事。
企业名片
华彬集团于1984年创立,董事长严彬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商联合会荣誉会长。经过近40年发展,集团已成长为一家国际化、多元化的跨国企业,业务涵盖快速消费品、绿色健康、通用航空、健康生态园、资源能源及文化体育等众多领域和产业。
华彬集团在湖北投资有特殊的情感。自2005年7月1日以来,华彬集团先后在湖北投资建设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湖北)有限公司和华彬快消品集团芙丝生产基地等多个产业实体。红牛维他命饮料(湖北)有限公司2005年在咸宁开建,2006年7月1日第一罐红牛下线,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生产红牛饮料突破165.8亿罐。2015年9月25日,华彬集团再次牵手湖北,与十堰竹溪合作,2018年6月,VOSS天然矿泉水湖北生产基地投产。
落子咸宁 累计生产值突破471亿元
作为快消品,一般都有生命周期。很多饮料品牌走向市场、又淡出市场。红牛在中国市场稳当“学霸”27年:配方不变、包装不变、价格不变。
夏金顺说,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学霸”放暑假。“在快消品市场里当‘学霸’,也得下真功夫。”
创立伊始,中国红牛就投入巨资开拓市场和培育功能饮料消费理念。这么多年过去了,集团始终坚持做好产品,始终关心关注消费者的诉求,始终用心解决市场上的每个问题。
“大家在街头买到的红牛,很可能是在咸宁生产的。”夏金顺说,2005年7月1日,红牛维他命饮料(湖北)有限公司项目签约,严彬董事长决定在咸宁打造一个年产量12亿罐的红牛饮料生产基地。当年11月12日,项目开工,2006年7月1日,第一罐红牛饮料下线。该项目从考察到建成投产仅用了15个月。
为什么选择咸宁?夏金顺介绍,华彬对湖北非常有感情,咸宁有着很好的交通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营商环境也很好,多个因素叠加,集团最终落子咸宁。
咸宁生产基地不负众望。2021年5月26日凌晨,咸宁基地第150亿罐红牛饮料成功下线,14年零10个月的时间,累计生产值突破471亿元,为湖北和咸宁经济作出了贡献。
在红牛的带动下,今麦郎、华源、安利、元气森林等众多世界知名品牌汇聚咸宁,食品饮料产业已成为咸宁重要产业之一。目前,仅咸宁高新区,饮料食品产业规模企业就有12家,2021年工业总产值82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