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高新区前身是2006年7月在原咸宁温泉开发区和长江产业园的基础上组建的省级咸宁经济开发区。2015年2月经省政府批复更名为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7年2月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根据科技部评价结果,咸宁高新区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实力排名分别为:2018年第116名、2019年第106名、2020年第98名,2022年第97名,跻身全国百强高新区。在全省21个国家级开发区营商环境评价中,2021年第6名、2022年第5名、2023年第6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咸宁高新区重点发展食品饮料、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产业。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83家,高新技术企业211家(其中规上高企126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68家,过10亿元企业6家。食品饮料产业代表性企业有红牛、奥瑞金、元气森林、今麦郎、黄鹤楼、安利、真奥金银花、窑鸡王等。智能制造产业代表性企业有三环方向机、三胜工程、博洛尼家居、和乐门业、智莱科技、中港金属、敏能汽车、中特机械等。新材料产业代表性企业有南玻、立邦、海威复合、世丰新材料、志特新材料、御鼎新材料、舰海新兴材料等。
咸宁高新区现有重大区域性名片有: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2个(智能机电、无机非金属材料,省内国家高新区并列第一),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2个(大健康制造业、生物医药)。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南玻玻璃、南玻节能、南玻光电、立邦、福人、黄鹤楼、世丰、金士达、今麦郎、真奥金银花、华宁防腐、洪盛模具),占全市的57%;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南玻光电、海威、三环、南玻节能、奕宏、世丰、厚福、灵坦、三胜、南玻玻璃、华宁防腐、三六重工、广绅电器),占全市的65%;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厚福)、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海威复合、和乐门业、灵坦机电、合加新能源、南玻玻璃),占全市的66.7%;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香城智能机电研究院),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启迪之星、光谷南),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香城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