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5-08026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日报
名 称: 减盐,你真的了解吗?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7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5-03-17
3月14日至20日是世界减盐周,今年的主题是“少盐,更健康”,旨在提高公众对高盐饮食危害的认识,倡导减少盐的摄入,促进健康生活。
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过量摄入则会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高盐饮食究竟有哪些危害?日常生活该如何正确减盐?
高盐饮食的危害
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专家介绍,钠是人体的基本平衡物质,有调节细胞外液的容量与渗透压、维持身体体液酸碱平衡、维持正常血压及参与身体能量代谢等重要功能。如果钠摄入过多,会使血压升高,还会导致血管狭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此外,盐吃太多,还会波及身体多个器官。
皮肤:过量的盐分会破坏血液渗透压,造成体内钠离子增多,身体水分流失,使皮肤缺水,越来越粗糙,皱纹和斑点增加。
心脏:过量摄入盐还可能导致心脏病。当身体吸收过多的钠离子时,水分也会跟着进入细胞,并在细胞内积聚。这样一来,细胞内的水分就会增加,从而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肾脏:如果有过多盐分摄入,肾脏要分泌更多的尿液来排出多余的盐分,这导致肾脏的负担增加。
胃:喜食高盐、烧烤、腌制食品等都属于胃癌高危因素。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
大脑:高盐(钠)的摄入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盐摄入过多可明显影响记忆及认知功能,而且此作用与血压高低无关。
骨骼:吃盐多了,肾脏就要把多余的钠离子排出去,但是排出钠离子的过程也会导致机体排出钙离子。人吃盐越多,排出多余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随之增大,最终会影响到骨骼。体内钙质不断流失,如果钙又摄入不足,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如何正确减盐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盐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的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尽量使用“低钠盐”。
普通食盐氯化钠含量通常在95%以上,而低钠盐是通过用氯化钾替代部分氯化钠制成,氯化钠含量约为65%-80%,氯化钾含量为20%-35%。
低钠盐并不是适合所有人,虽然低钠盐的推广对我国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降低血压和心血管事件风险,但是对于肾功能不全及高钾血症的患者来说,不宜使用低钠盐。
低钠盐相较于普通食盐含有较少的钠元素和更多的钾元素,但若摄入过量,依然可能悄无声息地增加人体内的钠负荷,从而抵消其原有的健康益处,因此,仍需严格控制每日摄入量。
食用盐是钠的主要来源之一,但许多加工食品、调味品、腌制品等也含有大量的“隐藏钠”。例如,面包、饼干、酱油、味精、腌菜等,即使不额外加盐,钠的摄入量也可能超标。
如何选择低钠食物?查看包装食品的食物标签,若每100克或100毫升中钠含量≤120毫克,就称为低钠食品。
建议减少酱油、味精等高钠调味品的使用,选择低钠酱油或天然香料替代。酱油和味精中含有大量的钠,甚至比普通盐的钠含量更高。用它们代替盐,钠的摄入量可能不降反升。
专家表示,减少盐的用量并不会显著影响菜的口感,只是需要调整烹饪方法和调味方式,让食物在少盐的情况下依然美味。
例如:增加食材的天然风味,使用天然香料和醋来提升口感,菜/汤在起锅前再放盐,腌制食品食用前用清水冲洗等。
减盐对健康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可能不会看到显著变化。长期坚持减盐可以降低血压、减轻肾脏负担,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所以,不要因为短期内没有看到明显效果就放弃减盐,坚持才是最关键的。
减盐小妙招
减少外出就餐:很多餐馆为了吸引顾客,经常靠多油多盐增加香味,“麻辣鲜香”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油和盐,在餐馆就餐通常要比在家烹饪多摄入近一半的油和盐。如果外出就餐,可以主动要求餐厅少放盐。
在家做饭:应注意使用定量盐勺,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少吃咸菜和酱制食物。
少吃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建议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
建议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
查看营养成分表:仔细阅读营养标签,营养标签中的钠就代表盐,1克钠相当于2.54克盐,尽可能选购钠含量较低的食品。尽量少买高盐食品,选择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
链接
十条减盐核心信息
1、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
2、吃盐多会引起高血压,还会患心脏病和中风。
3、家庭烹饪少放盐和酱油,学会使用定量盐勺。
4、减盐需要循序渐进,可以用辣椒、大蒜、醋、胡椒为食物提味,逐步改变口味。
5、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6、购买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选择“钠”含量低的食品。
7、减少使用酱油、蚝油、豆瓣酱、味精、鸡精、沙拉酱、番茄酱等调味品。
8、多选择新鲜的肉类、鱼类、蛋类,少吃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
9、盐可能隐藏在你感觉不到咸的食品中,比如方便面、挂面、坚果、面包、饼干、冰激凌等,要警惕这些“藏起来”的盐。
10、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有条件的尽量选择低盐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