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咸宁高新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咸宁高新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索引号 : 文  号 :

主题分类: 发文单位:

名 称: 咸宁高新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14日

有效性: 发文日期:

2024年,咸宁高新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工作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抓实抓细学法用法、普法宣传、依法行政各项工作,凝心聚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园区。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学习宣传,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1.突出政治理论,做到“领导带头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引领示范作用,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通过会议集中学、个人自主学、网络课程学等方式全面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并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推动领导干部增强法律观念、提升法治思维。

2.营造普法氛围,做到“上下联动学”。2024年为“八五”普法攻坚之年,高新区进一步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世界环境日”等主题,通过领导干部下沉企业宣讲、联合法院送法入企、邀请律师入企答疑等方式宣讲法律知识20余次,增强企业职工遵纪守法、学法用法意识。

3.用好平台载体,做到“结合实际学”。全体干部职工通过无纸化学法用法平台,重点学习宪法、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法律、民法典等网络课程,参学率100%,确保掌握履行岗位职责中应知应会、密切相关的内容。将“国家“12·4”国家“12·4”国家“12·4”国家宪法日”融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交流研讨,自觉做宪法的遵守者、捍卫者。

(二)坚持依法行政,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1.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和清理制度。本年度根据工作需求共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4份,均依法依规完成了审批、公示、登记备案等程序。根据省、市工作要求,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并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和格式归集入库,经清理后入库的行政规范性文件21件。

2.完善法律顾问制度。按程序选聘素质过硬、能力精湛的律师团队作为法律顾问,优化完善法律顾问服务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运行。本年度,法律顾问审查各类合同文书、规范性文件等360份,出具法审意见148份,参与招商谈判、项目评审、政策研讨、问题协调等重大会议60余次,有效维护了行政决策的合法性、规范性。

3.落实政务信息公开。把政务信息公开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全年公开各类政务信息800余条,依申请公开4件,做到规范性文件、重大项目建设信息、重要会议、决策预公开等事项应公开尽公开。同时加强门户网站建设,保证信息更新频率,提升发布内容质量,严格遵守信息发布时效相关规定,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完善法治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建立风险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调解联动机制。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衔接,形成“大调解”格局。今年以来,高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接待企业群众咨询570余次,为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借款、婚姻家庭、交通事故100余件矛盾纠纷提供了免费法律服务,其中重点调处农民工欠薪纠纷10余起,有效维护园区稳定。

2.常态化深入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活动。组建“法治体检”服务团队,深入企业了解经营过程中的融资担保、合同纠纷、债务纠纷等问题,从专业角度提出合规应对措施或合理化建议,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目前已对福人、三环、和乐等85家规上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0余个,为企业节约法律服务费用30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3.成立离岸科创园公共法律服务联络处。将法律服务延伸至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公共法律服务联络处自今年4月揭牌成立以来,已为入驻企业开展法治讲堂2次,“法治体检”11家,解答企业日常法律咨询50余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法治培训的针对性有待加强。经过持续的学习教育,高新区党员干部和企业职工夯实了法治知识基础,强化了法治思维,但随着实际工作中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挑战,个体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已从单纯了解一般法律知识向了解、掌握维权途径、诉讼知识等多层次需求转变,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培训的针对性。

二是法律服务供给不足。园区内专业法律服务机构数量不够多,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企业多样化、定制化法律需求。     

三、2025年法治建设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计划

2025年,咸宁高新区将在做好各项常态化法治建设的基础上,也将进一步强化部门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严格依法行政。严格履行重大决策集体讨论、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法定程序,确保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在协调经济发展与处理矛盾纠纷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维护法治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精准施策,强化服务质效,助力园区企业纾困解难,营造稳定、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是创新法治宣传的形式。充分发挥“一网一微”等新媒体的宣传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法治宣传形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