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 > 政策解读 > 【部门解读】《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部门解读】《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来  源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解读单位:

发布日期: 2021年04月19日 解读方式: 文字方式

名  称: 【部门解读】《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相关文件: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一、出台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立健全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应急体系,确保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各项应急工作能够快速启动,高效有序,避免和最大程度的减轻突发事件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制定《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主要内容:

应急预案》共分为总则、园区基本情况、园区环境风险识别和分析、组织机构和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后期处置、应急保障、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十个部分。

总则: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园区管理部门及园区内企业(含托管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防止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环境监测、人员疏散、清洁净化、污染跟踪和信息通报等活动,将事故损失和社会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当地环境和周边水资源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园区基本情况: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在原咸宁温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五大特色产业集群。根据咸办发20164号文,设立湖北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区工作委员会和咸宁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管辖范围实行三期开发,高新区一期(长江产业园)、高新区二期、高新区三期(光谷南产业基地)。区内目前在产企业283家,另有11家企业处于拟建、在建状态。

园区环境风险识别和分析:通过《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可知,重大风险等级企业有3家,较大风险等级企业有5家,其余均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

组织机构和职责: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为: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为核心,与地方政府(上级)和企业单位(下级)应急处置指挥部形成联动的三级应急救援管理体系。

预防与预警机制:园区应建立环境风险日常监管制度,例如园区企业环境应急检查制度、园区环境风险信息申报管理制度、园区及企业应急演练管理制度、园区环境风险宣传管理制度、园区环境风险培训制度等。

应急响应: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设定为社会级(I级)、园区级(II级)、企业级(III级)三个等级。初判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启动I级应急响应,由园区环境应急指挥部上报上级人民政府,协助上级人民政府进行应对工作;初判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启动II级应急响应,由园区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应对工作;初判发生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启动III级应急响应,由事发企业负责应对工作。

后期处置: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由园区环境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救治、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现场清理与处理,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应急保障:园区成立环境应急救援指挥部及下设的八个应急救援专业组,包括污染处理组、应急监测组、医疗救援组、应急保障组、新闻宣传组、社会维稳组、调查评估组、专家咨询组,应加强日常学习和培训,确保应急救援能力维持在一定水平,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可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

应急预案监督管理:根据对咸宁高新区入驻企业人员情况的分析结果,园区火灾、危险品泄漏和污水事故排放应急培训是该项应急行动成功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培训,使园区内应急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警报系统、如何安全疏散人群、消除污染等基本操作。

应急预案》还明确了要求各有关部门企业在对本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联动、宣传培训和检查指导。


相关文档: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